记忆中的美食—捞饭

发布时间:2014-09-21阅读次数:
分享到:

记忆中的美食—捞饭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

 

    小时候家里很穷,一家六口能吃饱已经不容易了,还有四个孩子要上学。对于仅靠几亩田为生的父母来说,真的太难了。

    记忆中除了一日三餐,基本上没吃过其他东西。早晚两顿饭,从来都是粥。面条什么的,属于奢侈品。那时候可没有煤气、燃气什么的,连煤炉都没有,用的是父亲自己动手砌的大灶,配上一口大铁锅。煮粥的时候,不多的一点米,加上大半锅的水。先用大火烧沸,看锅盖四周呼呼冒着白色的热气,再加上两把柴火。然后妈妈小心地揭开锅盖,拿漏勺捞出米粒。这时候,米粒已经煮开了,一颗颗就像花儿一样绽放。放满一个大大的蓝边碗,在锅里加上一个细木条制成的蒸笼,把蓝边碗放在蒸笼上,再盖上锅盖。让灶里的余火,慢慢的熬,慢慢的焖,什么时候吃饭,什么时候再揭锅。揭开锅盖的瞬间,浓郁的粥香和米饭的清香一起扑鼻而来,蓝边碗里香喷喷的捞饭,一粒粒晶莹剔透,无比诱人。和一般米饭相比,捞饭更加松软更加清香。吃这样的饭,从来都不需要菜,光闻着那饭香,就可以吃得一粒也不剩。只不过,锅里的粥就更稀了,不用筷子,拿着碗,像喝汤一样,就能溜溜的喝个干净。这碗捞饭是父亲的特权。“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,稀溜溜的粥,喝再多上趟厕所也就没了。” 这是妈妈说的。孩子们虽然眼馋,但谁都不会吱声。因为我们明白,这碗捞饭对父亲的意义。作为家中的老幺,偶尔,父亲会从碗里拨几口饭给我。每一次,我都无比珍惜,恨不得一粒一粒的嚼,感受着饭粒在唇齿间辗转,留恋着沁人心脾的清香。那时,这真可算是人间美味了。直到现在,这也是我记忆深处最清晰最醇香的一道美食。

    我不知道这是家乡常见的做法,还是母亲的独创。在那个年代,这碗捞饭,伴随着父亲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。里面有母亲的爱,有孩子们的孝,还有父亲的担当。现在,很多人爱吃吃农家乐,尝尝大锅饭。像我父亲那一辈的,我想还是觉得电饭锅煲出来的饭更加香甜吧。(尚广寒)